中文版 English
Application

Application

Position:Home >> Application >> Technical support

介绍膨胀型阻燃聚丙烯研究

发布日期:2015-01-08   浏览次数:1177



近几年,鉴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方面的要求,阻燃剂无卤化的呼声日高。已用和可用于阻燃聚丙烯(PP)的无卤添加型阻燃剂中,最为人看好和很具有应用前景的是膨胀型阻燃剂(IFR)。以磷酰基季戊四醇(PEPA)为成炭剂,与聚磷酸胺(APP)、三聚氰胺(MEL)、纳米Al(OH)3复配组成膨胀阻燃体系,应用于阻燃PP,在阻燃效果上与传统的成炭剂季戊四醇(PER)进行了对比。并研究了纳米Al(OH)3对阻燃体系性能的影响。



在使用PER的各配方中,随着PER用量的增加,阻燃材料的氧指数由21.3增加到28.7,阻燃级别也由V-2升至V-0。而与之相应的使用相同含量PEPA的配方中,其氧指数由22.8增加到29.8,阻燃级别则由V-1升到V-0,可见PER或PEPA含量的增加,都有利于提高阻燃效果,但以PEPA为组分的阻燃剂在阻燃效果方面优于由PER为组分的阻燃剂,且PEPA的加入对阻燃PP力学性能的影响较PER小。纳米Al(OH)3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阻燃体系的氧指数,当PP/APP/PEPA/MEL/纳米Al(OH)3=100/40/5/1/15时,阻燃PP氧指数为28.8,阻燃级别达V-0,且IFR-PP体系的力学性能基本能满足实际要求。



当体系中PEPA含量从2.5份增加到10份时,体系开始失重温度由263.35℃增加到325.85℃。开始失重时的温度越高,表明体系热稳定性越好。随着体系中PEPA含量的增加,体系开始失重温度增高,材料热稳定性增加,这表明PEPA可增加体系的热稳定性。还可以看出,当PEPA含量为5份时,成炭率为10.27,但随着PEPA含量的增加,成炭率呈不规则变化。由于IFR-PP是靠阻燃材料在燃烧时焦化成炭,形成膨胀型隔热隔氧炭层而起阻燃作用的,因此成炭率对阻燃效果有重大影响。PEPA对IFR-PP体系成炭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。



纳米Al(OH)3对体系的影响纳米Al(OH)3作为协效剂,在体系进行阻燃的过程中大致有以下作用:



(1)脱水后吸热,并从火焰中吸收辐射能。这种吸热有利于降低体系温度,促进脱氢反应和保护炭层;



(2)ATH脱水生成的氧化铝层,具有极高的表面积,故能吸收烟和可燃物,使材料燃烧时释放出的CO2量降低;



(3)ATH分解放出的结晶水不仅是一个冷却剂,还是稀释剂,可用来稀释火焰区气体的浓度。



可以看出,纳米Al(OH)3的加入提高了阻燃效果,并随着加入量的增加,阻燃效果有所提高。但是当它的量增加到某一值时,阻燃效果开始下降,这可能是因为加工温度过高,引起纳米Al(OH)3的分解,影响了其作用。



此外,随着纳米Al(OH)3的加入量的增加,体系的热稳定性有所下降,成炭率有所提高,当加入量增加到一定量时,热稳定性开始提高,但成炭率下降。



在APP/PEPA/MEL体系中,APP为酸源,PEPA为炭源,MEL为气源(或称发泡源)。作为酸源的APP在高温下能迅速分解成聚磷酸(或聚偏磷酸)和NH3,聚磷酸(或聚偏磷酸)是强脱水剂,使PP脱水炭化,形成热传导很低的不挥发性焦炭,隔绝了PP与氧的结合,在固相起阻燃作用,而生成的NH3稀释了阻燃PP表面空气中O2的浓度,在气相上起到了阻燃作用;作为炭源的PEPA在聚磷酸或聚偏磷酸作用下发生分子间或分子内的脱水反应,在高温下进一步发生脱氢、炭化、化学键断裂等各种化学反应,最后形成网状炭质结构,同时,在阻燃PP燃烧时,PEPA结构中的P=O键本身就能起到脱水剂的作用;发泡源MEL受热分解放出NH3,同时生成炭,放出的NH3不仅稀释气相中的氧气浓度,同时可将炭层吹起。正是由于酸源的热分解、炭源的脱水炭化、发泡源的分解产生气体使炭层膨胀等协同作用,使阻燃PP燃烧时表面形成了一层蓬松多孔的炭层,阻隔了热传递和O2的扩散,有效地延缓并阻止了聚合物的热降解,抑制了挥发性可燃组分的产生,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。正是由于膨胀炭层减少了可燃气体和烟雾的释放,同时有效地阻止了聚合物燃烧产生熔融滴落现象,从而阻止了火焰的传播。


 

文章来自:http://www.velchem.cn/

Secure Transaction Terms

Guangzhou XiJia Chemical Co.,Ltd